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比馬龍效應又稱自行應驗效應,就是預期或期望的高低好壞會影響結局高低好壞的一種效應;例如別人對自己(或老師對學生,或家長對幼生)的高度期望,會使自己(或學生)表現出高度的才能。

舉例來說: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父母親對小孩的期待與評價經常會在言語及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顯現出來。積極正面的期待會使小孩感受到愛與支持;相反地負面消極的評價會使彼此之間產生敵意和對立。惡性循環的結果會使小孩出現不良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比馬龍效應。

「比馬龍效應」實驗

在1966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比馬龍效應」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再隨機抽出20%為實驗組,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

自信加自尊刺激學習動機

為甚麼本來僅是平均資質的學生,被點名為資優兒童後,智商發展會突飛猛進呢?原來由於教師們對被欽點為「資優兒童」的學生特別照顧,令這批實驗組學生,能夠從老師的特別關懷、重視、鼓勵,以及愛護中,增強了自尊和自信,刺激了學習動機,加快了成長速度

希臘「點石成金」故事

「比馬龍效應」並非新名稱,本身出自希臘神話,意思是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比馬龍是塞浦路斯的國王,熱愛雕刻藝術,他花了畢生的心血,雕成了一個少女像,命名為加拉蒂,並視為夢中情人,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他真摯的感情,感動了愛神阿芙達,她把雕像賦以生命,石雕少女就化成真人,並且成為比馬龍的太太。

「比馬龍效應」的教學應用

「比馬龍效應」在教育界備受重視,主要應用在教學上有關如何善用教材及教學法方面,以啟發學生的自尊心。「比馬龍效應」與「自我實現的預言」類似,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

親愛的家長您好:
對孩子而言,鼓勵與讚美就是最好的禮物。適度的給予鼓勵與讚美除了會讓孩子開心,無形中也建立孩子的自尊與自信,更是孩子願意持續進步,等待下一次鼓勵與讚美的動力,若是再加上您對孩子的擁抱就更棒了~~

好文章與您分享 美樂蒂文教機構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